“龚老师,辛苦您了!”
画完画,孩子们大都已经由父母接走了,只剩下小向禹还没有走。这时候,他通常会自己一个人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折叠纸飞机或者继续绘画。每次上课,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既自觉也自由。正因为这样的自由,工作室到课程结束往往都是一片狼藉。
小向禹一个人在静静地做自己的纸飞机。我不用特意照顾孩子,工作室已经成为孩子们自己的地盘,我似乎就是他们邀请的客人。
“我们等等你妈妈,好吗?”
“好的!”
我转身去拿扫帚打扫工作室。就在这一刹那,耳边听见一句备感温暖的话。
“龚老师,辛苦您了。”
我一楞,虽然听过这句话已经不知道多少遍了,但这次听来则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因为,以往这句话是出自家长之口,现在,这句话却透着稚气和童音。这声音我也很熟悉,而且,工作室已经只有一个孩子在。刹那间,上课带来的所有的疲惫都被这句温暖的话语所驱散。
“不辛苦,谢谢你哦”。
“ 向禹,这是你妈妈让你说的吗?”这话,孩子的妈妈也时常对我说起。
“不是呀!”孩子一本正经,也没有把这当作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孩子母亲来的时候,我说了这件事情,我们都同样感觉到了欣喜。正如孩子所说,母亲并没有授意孩子说这句话。由此,我越来越体会到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之深之远。当然,我更希望孩子确实懂得这句话代表的情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