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6日星期二

心智艺术教育教学观点(一)

关于观念:

心智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技巧是艺术的表现方式。只有有思想的孩子才能创造出艺术。
飞机之所以能飞翔,最大的原因不是由于飞机“美”,而是因为它具备很好的动力。美术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人”发展的基础上。只有人的欲望积极而心智健全,艺术的发展才有可能。
饼干是好的,可以充饥。但口渴的时候,饼干却是不合适的粮食。艺术教育亦然,只有根据发展中的需要来完成补充和教育,孩子的发展才能有长远的空间。
孩子永远比儿童作品更重要。为了得到一件美术作品而忽略了孩子的发展,就形成了“买椟还珠”的局面。
用涂鸦代替填鸭,用引导代替教导,用刺激代替干扰。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艺术家,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欣赏他们的艺术。所以,欣赏孩子的艺术表现,比教育他们用我们的技术表现要难得多。
我不相信有不能绘画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把挡在面前的瘴碍物拿走。
我知道我无法像孩子一样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因此,我无法去教导他们,相反,我小心翼翼地向他们学习,倾听他们心底流淌出来的灵魂。
每个孩子都不能成为我们教师自己,帮助孩子把自己做到最好,那才是我们老师要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无法理解孩子,倾听他。如果我们无法帮助孩子,倾听他。如果我们误解了孩子,倾听他。
我不能也不敢教孩子我所知道的一切,那里面承载着很多的错误和误解,最可怕的是,当我把错误教给孩子,连我自己也分辨不出来,而孩子却把他当作是“真理”。

关于技巧:

有哪个儿童需要学习线条?拿起笔就是线条,线条是不需要学习的。而线条代表的情感是需要把握的。
对儿童教授构图,就等于是把孩子的手捆起来。久而久之,当孩子习惯了捆绑,他就不会用自己的手了。
线条不是线条,是生命。沮丧的、活跃的、懒散的、轻松的、刻板的、规矩的、道德的、社会性的,自我性的.........哭泣的线条、兴奋的线条,含蓄的线条、张狂的线条、失去灵魂的线条.......每个儿童都有权利选择属于自己的线条。
教师把自己的绘画技巧传授给孩子很简单,但孩子要把这个技巧跟自己结合在一起却非常困难。除非,孩子把自己变成跟教师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很好的技巧,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技巧是属于孩子自己的,适合他作品表现的技巧。而不是适合我欣赏角度的技巧。因此,妄想控制儿童使用自己的技巧,是教师最容易犯的失误。
当孩子无法表现自己要表现的事物,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他缺乏训练,而是想到,是什么阻碍了他的表现。
儿童每一根线条的背后都承载了他自己无比强大的情感。要转移它非常容易,但后果非常严重。
当孩子对“美”的装饰还没有欲望的时候,教给孩子装饰性的技巧只能干扰孩子的思维发散性和转移孩子的成长需求。

没有评论: